理论观点

“大考”在即,为第五轮学科评估“划重点”

12-03-2021

 作者 |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随着《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的正式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要打赢这场硬仗,以下关键问题有必要重点提及。


第一,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何以彰显?《评估方案》强调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新增了“思想教育”的二级指标,重点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与成效。重视人才培养的举措深得人心,但要在实操层面突破极具挑战。


比如,师德师风怎样评价?谁来打分?学生培养质量如何定义?大众担心学校因为过度追求学生竞赛、得奖、论文等指标而削弱面上的教育教学工作。


如何把评估的触角深入到全体学生中去,了解和反映出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状况,这将是本轮评估将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意味着评估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期待通过本轮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以更好落实。


第二,同行评议的学术水准何以保证?《评估方案》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同行评议必将广泛采用。


自引入中国后,同行评议制度面临权力支配、人情主导、标准缺失等问题,联系到本轮学科评估,大家担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评审专家能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评审工作;二是评审专家能否严守道德操守,不在评审中掺杂个人非学术因素;三是评审专家也有智能结构的局限,对评估内容未必能完全做到客观公正。


说到底,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学术共同体内成员对各自权利和义务的主张,以及学术规范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


期待通过本轮评估,建设良好学术共同体的组织目标能够得到重视并积极推进。


第三,内涵发展的价值导向何以贯彻?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本质就是要力戒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让学科建设回归到提升教学和科研质量本身。


《评估方案》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融合评价”方法等,希望通过多种评价方法来反映学科内涵建设水平,而同行评议这类关注内容的评价方式所起的实际作用还要看具体打分情况和权重赋值。


第四,“减负”基层的操作手法何以奏效?《评估方案》在评估专业化建设、创新评价方式、完善评估流程方面很花心思。


其中最吸引人的手笔是采用“公共数据获取与单位审核补充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模式,这样的操作手法的确能大大减轻单位填报材料的负担。


但个人认为,其实现难度有些大,因为能让学校摆脱填报材料事务的前提是各校数据库完备,学科评估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学校方面,而目前不少高校数据库建设颇为薄弱。


当然,矛盾对立统一,评估能够促进学校加快电子信息化建设。


期待通过本轮评估,全国高校规范、准确、动态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建成。


第五,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何以应对?学科评估是中国教育评价体系的特色,而越是特色越是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完善。


目前以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催生多学科交叉会聚和多技术跨界融合,由此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大量涌现。


以国家现行学科分类目录为单位展开的学科评估会面临一些成果归属单位难以界定的问题。


《评估方案》明确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这项规定是针对人才无序流动而设置,但对于高校教师开展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归属还是较难适用。


现在越是高水平科研成果,跨学科的现象可能也越多,同时,现行国家学科分类目录也有要调整的地方。


期待通过本轮评估,能够寻找到更好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的途径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


第六,以评促建的评估效应何以营造?《评估方案》强调学科评估重在以评促建、以评促升。


然而,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却出现高校因为担心某些学科评估结果不理想而对其“关停并转”的现象。


事实上,高校学科的基础和投入不同,目前对学科的评估更多关注产出而较少关注投入,且学科发展本身难以精确量化。


因此,如何辩证对待当下相对弱势学科,这对管理部门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发展问题。


总之,学科评估对高校学科建设的推进作用显而易见,但还要呼吁学界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一个学科评估不能解决高教发展所有问题,过分看重,只会让学科评估承受其不能承受之重。


学科评估是认识、评价、引导学科发展的途径和形式之一,促使各学科建设回到教学、科研活动本身才更明智和长远。